也谈“仕而优则学”
   2019-04-21
 

    近日,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正式发行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为该教材所作的序中,特别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。他说,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,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。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,没有全党大学习,没有干部大培训,就没有事业大发展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必须更加崇尚学习、积极改造学习、持续深化学习,不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。

  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劝学”“促学,倡导大兴学习之风。他引用古话说:学者非必为仕,而仕者必为学。就是说,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,但为官者必须坚持学习。此话出于《荀子·大略》,其前半句较之《论语·子张》中子夏所说学而优则仕要更全面些。因为,尽管在多层次的社会结构中,一般居于上层,为学而优者所追求,同时社会也需要高水平的,因而学而优则仕有其代代相传的合理根据。但是,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,特别是在科学文化技术作用日益增强的现代,需要越来越多学而优者去当,或为或为或为,等等。简而言之,读书学习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当认真力行的。

  在我看来,荀子的话重点是在后半句仕者必为学。这与子夏所说的不谋而合。其实,子夏在说学而优则仕之前,首先讲了仕而优则学,只是人们多记住他的后半句,忽视了他的前半句。这在相当程度上,是由于学而优则仕,是人们争着想实现的;仕而优则学,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去做的。很多人往往把仕而优则学理解为当官当到一定程度,就可以去做学者、搞研究了。这种理解纯属望文生义。

  提出仕而优则学,其实是很有针对性的。寒窗苦读,一旦成,好官我自为之,再少有当年那种苦学的劲头了。有些人即使没有完全忘记继续学习的必要,但也往往苦于公务繁忙,学习被挤掉了。古人早有一登吏部选,笔砚随扫除之叹。然而,而能,靠吃老本是不行的,一定要不断学习。《论语》中有一个故事,说子路介绍子羔到一个地方做官,孔子觉得子羔还需要好好学习。但子路却说,有官做,有地方可以施展抱负,何必那么强调读书呢?孔子听了很不高兴,斥责了子路。孔子重视学习是对的,做官前要学而优,要把学问的基础打好;做官后还要坚持学习,了解新知识,适应新情况,如此方能仕而优

  实际上,为以后,不论公务多么繁忙,要学习还是能挤出时间的。古来早有三余”“三上之说。一些领袖人物,不论戎马倥偬,还是日理万机,都没有间断过自己的读书生活。习近平总书记说,学习要善于挤时间。工作太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,一些无谓的应酬、形式主义的东西更要坚决反对。他指出有的干部学风不浓、玩风太盛,这样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是不行的!领导干部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习,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,即使读几页书,只要坚持下去,必定会积少成多、聚沙成塔,积跬步以至千里。

  而成,始终是少不了这一关键环节的。学贵自觉,学贵坚持,学贵知行合一。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,努力学习经济、政治、历史、文化、社会、科技、军事、外交等方面的知识,以学益智,以学修身,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,坚定理想信念,增强执政本领,为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
 

【关闭窗口】
 
   相关文章
 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环城东路496号综合楼辅楼101室;徐汇校区1603室 邮编:200235 E-mail: webmaster@sbs.edu.cn

Copyright © 2021 上海商学院纪委综合办公室 沪ICP备 20010161号 (建议采用1024*768分辨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