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想起总书记当年说的十个字
   2019-11-13
 

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想起总书记当年说的十个字

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指出,“文化是城市的灵魂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,是城市内涵、品质、特色的重要标志。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,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,像对待‘老人’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,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,让人们记得住历史、记得住乡愁,坚定文化自信,增强家国情怀。”

  近年来,随着黄浦江两岸贯通及滨江岸线转型工作的推进,过去鳞次栉比的工厂仓库,改传统工业“锈带”为历史人文“秀带”,成了大上海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此番考察上海,总书记的第一站是杨浦滨江,讲的第一件事是文化。

  犹记得12年前,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调研沪上文化单位,曾说过十个字:“经济是血肉,文化是灵魂”。这十个字,对于今天代表国家更好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上海来说,依然切中肯綮,依然耐人深思。

  “文化搭台,经济唱戏”之说,引领过一时风尚。曾有一段时间,但凡有人讨论经济和文化二者孰轻孰重,马上会被一句“经济即文化,文化即经济”顶得说不出话来。经济当然重要,文化搭台、经济唱戏,在很多时候也很必要。但若仅仅将文化视作配角,那是对文化的轻慢。时过境迁,“搭台唱戏”说不流行了,但我们也需自省:类似的思维方式,真正杜绝了吗?

  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座城市极其重要的软实力。今天,尤其要培育一种全社会对尊重历史文化、珍惜传统文化、崇尚高雅文化的共同认知。什么是综合实力?先进的科学和管理技术以及发达的经济水平,是基础和关键。但倘若对丰厚的历史人文不能好好传承,倘若听任优秀的传统精神底蕴流失,倘若决定了我们发展方向的“软实力”也体现为亦步亦趋、纸上谈兵,或好大喜功乃至步人后尘,有了这样的虚弱体症,又不及时诊治,文化自信何来?起码是谈不上会使得出“更加主动”“更加自觉”的大力气的。

  “文化是城市的灵魂”“城市是人民的城市”,总书记的话,可谓切中要害。如何推动实现高质量、可持续的发展,如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,如何创造“宜业、宜居、宜乐、宜游”的良好环境,如何营造健康繁荣氛围,如何用心、用智慧来找回几近游离、时而迷失的“灵魂”,这都要求我们在文化上深刻思考,有所创新。而正如总书记反复所言,“文化自信”,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“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”。

 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无论是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,还是其他城市,都不乏体现文化高度的代表人物和灿烂辉煌的文化瑰宝。我们需要尊重他们,呵护他们,发扬他们的精神,更应该在全社会加速构建充分体现整体优势、自身气度、“软硬”俱佳的人文氛围。一座有魅力的城市,要有科学的深度、人才的密度、经济的厚度、法治的尺度、管理的效度,而决不可或缺的,是文化的温度。唯有这些“度”的恰到好处、相得益彰,才能使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显出真正的强度和风度。

  “经济是血肉,文化是灵魂”,总书记当年的十个字,科学阐释了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。“文化是城市的灵魂”,总书记今天的这句话,重申了文化的特殊价值。一个人也好,一个城市也好,有了强健厚实的经济体格,更有高尚优雅的文化心灵,就肯定不会骄矜,不会目空一切,不会目迷五色,不至于将自己变成一副有“魄”无“魂”的板滞而空洞的框架。

解放日报 2019年11月12日

【关闭窗口】
 
   相关文章
 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环城东路496号综合楼辅楼101室;徐汇校区1603室 邮编:200235 E-mail: webmaster@sbs.edu.cn

Copyright © 2021 上海商学院纪委综合办公室 沪ICP备 20010161号 (建议采用1024*768分辨率)